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马华

5小时前
21小时前
2天前
3天前
4天前
4天前
4天前
4天前
4天前
4天前
4天前
6天前
6天前
6天前
(马六甲14日讯)马华甲州政治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兼女青年团州主任梁慧莹表示,针对马六甲4名17岁中学生涉嫌轮奸15岁女生的案件,教育部允许他们应考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一事,引社会褒贬不一。 她表示,部分人认为应保障未定罪者的受教权,部分人则质疑此举是否削弱对受害者的尊重与正义。 她发文告指出,这场舆论争议反映出公众对制度能否在正义与教育之间取得平衡的深切忧虑,而非一时情绪。 她说,这起事件据报是于10月2日发生,警方援引刑事法典第375B条(轮奸罪)调查,并延扣4名嫌疑人协助调查。“虽然司法程序尚未完成,法庭尚未定罪,但事件的严重性与社会冲击已不容忽视。” 梁慧莹强调,当受害者年仅15岁,而嫌犯皆17岁、接近成年,他们并非不知分寸的孩童,理应清楚行为后果。“若在任何一个时刻,有人选择停止或反思,悲剧或许可以避免。这不是误会,而是社会必须正视的严重伤害。” 她指出,教育制度的使命是引导与重建,但绝不能成为模糊责任、纵容错误的庇护伞。“允许应考,并非赦免;但若制度执行未能体现对受害者的尊重与保护,社会自然会质疑,这是否在纵容特权?” 她呼吁教育部应尽快向公众清楚说明: 1️ 应考安排的法律与行政依据; 2️ 校方及相关单位在考期前后的辅导与隔离机制; 3️ 受害者的心理、法律及学业支援措施。 指社会盼制度公正平衡 “社会期待看到制度的公正平衡:既不剥夺嫌疑人在司法未定前的基本权利,也不让受害者在制度冷漠中再受一次伤害。” 她进一步表示,教育应教会年轻人承担,而非逃避。“若制度一味顾虑嫌疑者的未来,却忽视受害者的当下,那失去的,不只是教育的温度,更是公义的根本。真正有灵魂的制度,是在守住界线的同时给予修正的机会;在追求教育的同时,不背离正义。” 她强调,此案不只是法律事件,更是一场关于制度信任与社会良知的考验。“她呼吁教育部与社会各界,以透明与责任回应民众关切,让正义不被程序稀释。唯有兼顾人性与正义,我们才能让教育成为社会复原与公义前行的力量。”      
1星期前
1星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