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州选成绩,会令安华未来施政更举步维艰,铺在面前的是一条漫长曲折的改革之路。
6州选举大局已定,从牌面上看,希盟和国盟各保3州,维持原状,实则是国盟的选票增长势头更胜一筹。
在东海岸3州,国盟所向披靡,在森槟雪3州,也有斩获。如果这些州属的投票率再高些,国盟可能入账更多。
绿潮没有淹没森槟雪3州,主要是因为希盟的基本盘,即华印裔没有跑票。另外,有些巫裔选民对于投票意兴阑珊,不少人没有回乡投票,就算是在地选民,也觉得生计比投票重要。
可以说,其实政治倦怠感皆有渗透各族,只是非穆为了阻挡绿潮,仍会卯足全力动员投票,而马来族群却相对少了非投票不可的意愿。
然而,这不代表团结政府可以安然无忧的度过未来几年。
回顾历史,在2008年3月8日举行的第12届大选,大马掀起了政治海啸,除了吉兰丹,雪槟霹吉也首次变天,落入反对党手中。
当时,人民对执政党贪腐滥权、选举不公、种族主义当道、油价高涨等问题不满,借由手中一票,发挥人民力量,才让大马政治版图重新划分。
当中,雪州之所以变天,前雪州大臣基尔“功不可没”,其千万豪宅“基宫”掀起千层浪。在这之前,巴生港口区前任州议员查卡利亚的“查宫”风波也早已引发民怨。由此可见,涉及贪腐绝对可以让政权倒台。
政治海啸至今已15年,除了槟雪政权靠着良好施政,仍堪称稳固外,霹吉政权已几度易主。
这说明了若没有政治青蛙作怪,要留住选民的心其实不难,不外是让人民觉得政府做的好,不必换。
再回看2018年,大马变天,也是因为两大课题:1MDB案及消费税课题持续发酵。如今,这两大课题已走出选民视野。人民更关注疫后生活费高涨课题。无法否认,宗教保守主义也确实影响了一些年轻选民的投票趋向。
州选成绩显示,希盟主要仍是靠火箭的华印票取胜,巫统也只是保住了一些基本盘,并没有争取到更多马来选票回流。团结政府的合作模式在州选后暂时不会改变,但未来能走多远,必须深思。
尤其是安华上任后大力宣扬打贪,但团队内却有人涉及贪腐官司,这会让巫裔选民觉得他言行不一。这种负面效应,无法在短期内扭转。
此外,团结政府上任近9个月,为了避免在6州选赶走选票,各种经济改革措施一直延宕。如今州选成绩并非大好,相信安华团队在重重顾虑下,不会大刀阔斧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至于教育政策的改进,如支持华教、承认统考、废除固打制等,更将成为不能碰的禁忌。
只是,这种船头怕鬼,船尾怕贼,看着族群投票趋势办事的方式,会把国家带往错误的方向。
如果对手是通过社媒宣导不正确的理念,同是通过社媒起家的希盟,也应在同样战场,以及正规教育体制宣扬正念,拨乱反正。
如果巫裔对各族享有平权仍有疑虑,希盟要做之事,是通过教育改革,以及各种管道,向年轻一代灌输平权的观念,而不是反过来要求少数族群“体谅”无法改革的苦衷。
总的来说,本次州选成绩,会令安华未来施政更举步维艰,铺在面前的是一条漫长曲折的改革之路,可是,若放眼长远江山,以及打造更开明团结的马来西亚,安华政府在改革路上,还是必须勇敢前进,就算只跨出一小步,也胜于原地踏步。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努鲁依莎曾任三届国会议员,表现可圈可点,不能仅因安华的身分,就完全抹杀其努力与能力。
公正党中央党选完成提名,首相安华不战而胜,蝉联公正党主席职,最受瞩目的莫过于署理主席之战:拉菲兹对垒努鲁依莎。
受党章约束(主席仅能任3届),安华在3年后须从主席职退下,因此这场党选也被视为接班人之争。拉菲兹或努鲁依莎一旦胜出,就占据接班优势,为3年后上位掌舵铺路。
但是,公正党党选不应从此狭隘角度议论,因为这关乎“后安华时代”公正党的改革议程。既然安华遵循循序渐进的施政模式,改革步伐缓慢,因此未来的改革任务必须交由年轻一代落实。
拉菲兹与努鲁都奉行改革的理念,不过在执行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例如,他们都不同意延长反贪污委员会主席阿占巴基的合约,为何之前不向安华提出?拉菲兹在野时甚至宣称,只要赢得来届大选,希盟就会找上阿占巴基,针对反贪会搜查其公司和扣查员工一事讨个说法,并且会重新调查阿占巴基超额持股的事件。
拉菲兹也对巫青团长阿克马的各种言论和兴都庙迁移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但却因为身在内阁而没有发声。
这显示作为政府的主干政党,公正党需要扩大言论和建言的空间、加大改革的力度,而重任落在年轻党领袖的肩上。
拉菲兹身为原任署理主席与内阁部长,理应在竞争中占上风。然而,他的公务表现备受质疑,尤其是PADU(主要数据中心系统)课题更是引发诸多批评。
拉菲兹在野时,是著名的“爆料天王”,深获民众支持,讵料成为部长后,却鲜少“敢怒敢言”,也没有积极推动改革,让人感到失望。虽然拉菲兹日前在播客节目“拷问部长”中,解释因为自己是内阁成员,所以在许多课题上无法公开表态,但支持者未必接受这种论调。
尽管中央党选还未投票,可是区部选举成绩,已向拉菲兹浇了一盆冷水。拉菲兹阵营的大将如聂纳兹米纷纷落马,他的支持率已亮起红灯,不可能重演上届党选的亮丽表现。
努鲁依莎原本宣布竞选副主席职,后来公正党区部和领袖纷纷表态支持她更上一层楼,努鲁依莎在慎重考虑后,决定角逐署理。
基于许多区部已表明力挺努鲁依莎,她暂时处于上风,不过拉菲兹也不是省油的灯,旋即喊出“在权力考验中坚持改革理想”(HIRUK)的口号,展开巡回活动争取支持。
努鲁依莎在竞选中,面对最大的问题是──裙带主义与家族政治的批评。其父亲安华是公正党主席,她竞选署理主席,一旦胜出,公正党就是由父女档掌舵;这难免与公正党自诩的改革形象产生矛盾。
持平而论,努鲁依莎曾任三届国会议员,表现可圈可点,不能仅因安华的身分,就完全抹杀其努力与能力;然而,基于两人的父女关系,难以撇清裙带之说,因此她唯有在批评声中,踏上竞逐之路,接受党代表的决定。
公正党此次选举非常关键,除了是接班人之争,更关乎未来路线的定调。众所周知,公正党是以“烈火莫熄”起家,惟自从入主布城后,改革步伐缓慢,未有显著进展,而且在一些课题上,更是犹如旧政权的作风,备受诟病。
基于党章限制,安华下届党选不能再连任,如无意外将由署理主席接棒领导。公正党身为主要的多元种族政党,其发展将牵动国内整体政局。公正党党员对党的未来路线,到底有何期待?是要积极重返改革路线,雷厉风行地打破旧枷锁?还是依循既有模式,停滞不前,或缓慢前行?
此次党选,不但选署理主席(领导班底),也是在抉择未来路线,公正党党员务必慎重做出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