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统在吉打全军覆没,已彻底改变政治版图,相信伊斯兰党势力开始借助马来民怨海啸,从吉打州蔓延到比较城市化的州属,尤其吉打巫统已几近被连根拔起,10年内都很难有翻身。
国阵巫统在2018年州选,即便面对政治海啸下,依然能保住双溪甸、莪占比叻、万拉峇鲁3个议席,但这次州选不仅无法守土,连吉北区备受看好的选区如热水湖、黑木山和柏鲁都败北,竞选的15个州席全数惨败!
根据州选举成绩分析,国阵巫统上阵的议席,所取得票数介于4000至1万张票,国盟得票与国阵巫统得票,数据对对呈70对30状态,意即维持去年大选开票成绩的比例。
70(国盟)对30(希盟+国阵)形势下,巫统原有希望争得一两席。
沙努西官司反致投票一面倒
不过,吉看守大臣莫哈末沙努西扯上官司案,团结政府阵营挑起稀土滥权案,不但对吉打州选情没有加分,推动原维持2022年大选水平的绿潮,直至掀至临界点之后引起马来选民倒盘,投票再现一面倒形势,巫统毫无招架能力,全军彻底溃败。
从巫统的得票可以推测,或许是基本盘再度流入国盟票箱,靠希盟支持者转向支持的票数,但完全不足以抗绿潮;或是巫统的基本盘稳住,但是希盟的支持者,特别是诚信党和公正党的原支持者,在巫统角逐的选区反向投国盟。不过,如果观察选民的动向,相信前者的可能性较高。
无论如何,以上推测必须在取得每个投票渠道的票箱数据,才能真正掌握选民的动向。
巫裔转右倾 非巫裔左倾
此外,巫统上阵15个州席全数落败,意味马来选民开始从原本保持在中间偏右派,转向支持极右派的阵营,即伊党主导的国盟;相反的,非马来选民较倾向左派,即便全数出来投票,也无法挽救团结政府阵营,更何况巫统上阵的州席,皆是马来选民超过80%的选区,非马来人的选票在这场选举完全无法扮演角色。
举个例子,国阵吉打州主席马哈基尔上阵的柏鲁议席,当地有2万8606名选民,其中暹裔选民占12.87%,加上华裔选民占约14%,暹裔选民一直以来是国阵的铁票,如果马来选民没有灌溉式涌向国盟,马哈基尔就有机会“低空过关”打败伊党候选人莫哈末拉兹。
可惜,绿潮不退,马哈基尔无法为巫统收复这个在2018年败给伊党的议席。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州席是双溪甸,这个州席与柏鲁相似,暹裔选民占约11.7%,前州议员苏莱雅在2018年大选不受海啸冲击成功守土,原因是暹裔选民扮演角色保住她;这次州选,突然改为巫青团新兵莫哈末法兹尔上阵,取得1万零55张票,比上一届苏莱雅的1万2213张票有所减少,伊党候选人阿都拉萨以1万7099张多数票获胜,显示新选民增加或巫统选票流失,导致巫统失掉这个堡垒区。
团结政府敲警钟
巫统在吉打州全数惨败,已对团结政府敲响警钟,因为吉打州作为马来腹地的州属,原本就是巫统与伊党的传统战场,巫统代表团结政府的阵营攻打15个州席,占36个议席中的41.7%,但事实上巫统无法为团结阵营贡献任何州席,反之公正党和行动党靠着华印选民比例较高的议席夺取3个州席。
如今政治趋势已加剧马来选民和非马来选民的立场差距,这已改变吉打州的政治版图,只要马来选民比例超高的州席,将会是国盟尤其伊党囊中物,巫统接下来的两届大选,恐怕翻身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