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國陣營保住了3州,但處境更加艱難。畢竟,希盟國陣的馬來票已經空洞化,顯示馬來社會的不滿程度相當之高。
從亞羅士打到芙蓉,6州選民作出了抉擇,雖然是3比3平分秋色,但國盟不但橫掃丹登吉3州,也在檳雪森拿下更多立足點,略勝一籌。
希(盟)國(陣)在綠潮強勢壓境之下,議席減少,但堅苦守住3州,特別是保住了雪州,死裡逃生。團結政府雖然避開短期危機,但未來挑戰重重。
不過,國盟並沒有達到預設目標,它原本期望攻下雪州,並贏得森州和檳州三分之一以上的議席。票箱開出後,它不但沒有拿下雪州,更在森州遭到重創。
綠潮並未消退,而是暫時性的飽和。它在吉蘭丹、登嘉樓、吉打的力量已經臻至顛峰,幾近囊括之態勢,只讓希國略有點綴;國盟也贏得雪檳馬來選民佔多數的議席,並在雪州突破三分之一。
力量飽和之下,後勁不足,無法全面沖垮希國。它在混合選區失利,來到雪州以南地區,已是強弩之末。
這顯示沿著西海岸建立的一道隱形圍牆,阻擋了綠潮的來襲,把野心勃勃的土團和伊黨,暫時隔在圍牆之外;只是,國盟的強烈宗教和族群訴求,已經成功激起檳雪多數馬來選民的認同,圍牆岌岌可危,若不修補強化,會有崩塌之虞。
在政黨表現方面,行動黨依然一枝獨秀,幾乎贏得所有競選的席位,只輸了一席,這也拜華印裔選民的不棄不離;當然,華印族群對綠潮因恐懼而排斥,已經別無選擇。
公正黨勉強維持了城市群眾基礎,這要拜安華擔任首相之力;然而,它依然缺乏主流馬來人的支持,對於馬來人領導的多元政黨不是好事,公正黨必須更加深耕馬來社會,讓馬來族群接受它的理念和價值。
最為人注意的是巫統,幸運的是,它沒有在6州選舉被淹沒。它在森州成績還優於希盟,競選17席贏了14席,還可望出任州務大臣,算是保住了一息香火。不過,它在其它州幾乎遭到滅頂之災。
巫統在北馬和東海岸幾近全面潰敗,前景並不樂觀。它要和伊黨和土團爭奪馬來政治版圖,是雞蛋碰石頭之別。巫統只有內部改革,撤換領袖,重新定位,才能重新建立品牌。
希國陣營保住了3州,但處境更加艱難。畢竟,希盟國陣的馬來票已經空洞化,顯示馬來社會的不滿程度相當之高。
未來的4年,安華政府不能因為要爭取保守馬來選民,而和國盟競爭保守政策,而必須針對國盟的弱勢,和國盟拉開距離,把國盟拋在後頭。
州選已經結束,所有的政治惡性競爭也必須放下,國盟在選前和競選過程中打出2R策略,讓宗教和種族情緒高漲,如今選舉結束,也必須停止操弄課題和中止極端言論,降低政治溫度,緩和對抗情緒,認真領導州政府,以及在中央扮演專業的反對黨角色。
團結政府在選舉過後,也要擺脫競選思維,脫離選票牽絆,真正落實改革,維護開明和中庸社會,以及推動經濟發展,穩定物價,減輕民生負擔,增加就業機會,展現執政能力,挽回流失的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