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国阵营保住了3州,但处境更加艰难。毕竟,希盟国阵的马来票已经空洞化,显示马来社会的不满程度相当之高。
从亚罗士打到芙蓉,6州选民作出了抉择,虽然是3比3平分秋色,但国盟不但横扫丹登吉3州,也在槟雪森拿下更多立足点,略胜一筹。
希(盟)国(阵)在绿潮强势压境之下,议席减少,但坚苦守住3州,特别是保住了雪州,死里逃生。团结政府虽然避开短期危机,但未来挑战重重。
不过,国盟并没有达到预设目标,它原本期望攻下雪州,并赢得森州和槟州三分之一以上的议席。票箱开出后,它不但没有拿下雪州,更在森州遭到重创。
绿潮并未消退,而是暂时性的饱和。它在吉兰丹、登嘉楼、吉打的力量已经臻至颠峰,几近囊括之态势,只让希国略有点缀;国盟也赢得雪槟马来选民占多数的议席,并在雪州突破三分之一。
力量饱和之下,后劲不足,无法全面冲垮希国。它在混合选区失利,来到雪州以南地区,已是强弩之末。
这显示沿着西海岸建立的一道隐形围墙,阻挡了绿潮的来袭,把野心勃勃的土团和伊党,暂时隔在围墙之外;只是,国盟的强烈宗教和族群诉求,已经成功激起槟雪多数马来选民的认同,围墙岌岌可危,若不修补强化,会有崩塌之虞。
在政党表现方面,行动党依然一枝独秀,几乎赢得所有竞选的席位,只输了一席,这也拜华印裔选民的不弃不离;当然,华印族群对绿潮因恐惧而排斥,已经别无选择。
公正党勉强维持了城市群众基础,这要拜安华担任首相之力;然而,它依然缺乏主流马来人的支持,对于马来人领导的多元政党不是好事,公正党必须更加深耕马来社会,让马来族群接受它的理念和价值。
最为人注意的是巫统,幸运的是,它没有在6州选举被淹没。它在森州成绩还优于希盟,竞选17席赢了14席,还可望出任州务大臣,算是保住了一息香火。不过,它在其它州几乎遭到灭顶之灾。
巫统在北马和东海岸几近全面溃败,前景并不乐观。它要和伊党和土团争夺马来政治版图,是鸡蛋碰石头之别。巫统只有内部改革,撤换领袖,重新定位,才能重新建立品牌。
希国阵营保住了3州,但处境更加艰难。毕竟,希盟国阵的马来票已经空洞化,显示马来社会的不满程度相当之高。
未来的4年,安华政府不能因为要争取保守马来选民,而和国盟竞争保守政策,而必须针对国盟的弱势,和国盟拉开距离,把国盟抛在后头。
州选已经结束,所有的政治恶性竞争也必须放下,国盟在选前和竞选过程中打出2R策略,让宗教和种族情绪高涨,如今选举结束,也必须停止操弄课题和中止极端言论,降低政治温度,缓和对抗情绪,认真领导州政府,以及在中央扮演专业的反对党角色。
团结政府在选举过后,也要摆脱竞选思维,脱离选票牵绊,真正落实改革,维护开明和中庸社会,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稳定物价,减轻民生负担,增加就业机会,展现执政能力,挽回流失的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