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是一个拼人数的游戏,最终结果可能会与我们的期望不符。然而,只要选举过程是透明公正的,我们都应该尊重大多数人的选择,遵守民主原则。
6州选举本周末投票,就支持动员和宣传方面来看,国盟似乎在选举中占据了上风。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尤其是TikTok上表现得特别活跃,巧妙地结合了线上和线下宣传,与选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我们必须承认,希盟执政后与人民的距离确实有些远。人民对希盟期望变得更高,加上最近经济不景气,物价高涨,上一届大选引发绿潮不但没有退潮,其声势反而有愈发高涨的趋势。
很多人以为绿潮的支持者都是一群知识程度不高、主要来自偏远乡村的马来族群。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国盟实际上非常善于与自己的选民互动。在一些通常难以凭借拜票取胜的城市地区,他们通过小型的讲座与选民沟通。与此同时,国盟也善于利用网络直播等现代科技手段。这种方式有助于选民更好地了解竞选内容,进一步扩大中间选民的支持。
国盟在组织动员能力方面展现了非常强大的实力,以伊斯兰党为首的社群力量成为了他们的重要支撑。年仅18岁获得投票权的新选民中,有不少人从小就接受伊党的帮助,在中小学时就在宗教学校学习,进一步强化了他们意识形态的选择。
无论是东海岸地区还是大城市的马来选民,都是基于宗教而结合的社群。这种社群的建立为政党与选民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平台,即使不能在清真寺内谈论政治,也能在其他场合建立关系,进而传递政策观点并争取支持。
此外,根据我的观察,马来选民并不像我们想象中容易被煽动的群体,实际上,他们是一群非常现实主义的群体,非常珍惜自己手中的一票。最近的TikTok直播活动也印证了这一点。居民们向候选人提问,关注自身社区的政策落实的问题,从教育、环境卫生以及就业等无所不问,这反映他们对政府施政的现实期待,也显示他们对政治的关注和理性的态度。相比之下,多次投票结果都显示,非马来选民大多都是希盟的忠实拥护者。
国盟也不乏一些煽动人民情绪的领袖,比如吉打看守大臣沙努西和党主席哈迪阿旺,他们发表了类似非穆斯林更贪污的言论,试图煽动更多选民支持他们。他们试图贩卖种族焦虑情绪。但在投票的时候,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仍然是候选人是否能让选民认为他们是值得信赖且能维护选民的利益。
对比国盟的团结一致,希盟的政治组合却让人感到有些别扭。在高喊反贪污口号的同时,却与一些法庭案件缠身的政党高层合作,这些矛盾让一些忠实的选民感到难以接受。此外,过去希盟与国阵互视为仇敌,如今却化敌为友,这种变化使人们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绿潮崛起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社交媒体在其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人民对生活的不满。绿潮代表了一种价值观的传承,反对贪污政府,担忧作为最大族群的马来人被边缘化。然而,绿潮的成功并非仅仅源自于社交媒体,更反映了这种情感和期望的根深蒂固。
总的来说,选举是一个拼人数的游戏,最终结果可能会与我们的期望不符。然而,只要选举过程是透明公正的,我们都应该尊重大多数人的选择,遵守民主原则。如果选举结果不利于执政党,政府应该更加开放地与人民接触,了解他们的想法。年轻人的追求可能与过去支持希盟的我们相似,只要我们愿意倾听,就能找到共鸣和交集。
希盟和其支持者需要摒弃将人们简单地标签化的观念,深入社区,放下过去那些过于煽动情绪的做法,而是更加务实地做好实事,为人民谋福祉。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