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5日讯)政治分析员认为,国盟大肆宣扬的“绿潮”可能会在此次州选争夺雪州的斗争中败下阵来。
分析指出,虽然很多人都在讨论国盟在雪州北部、马来人占多数选区的实力,但如果要拿下整个雪州,这对国盟而言“太过遥远”。
根据英文报章《新海峡时报》的分析报导,雪州的56个州议席中,有29个是马来人占多数的选区,其中双溪侨华(Sungai Air Tawar)的马来选民比例最高,达到90.1%。
努山达拉(Nusantara)战略研究学院高级研究员阿兹米哈山博士说,国盟只有在马来选民超过75%的议席才会具有优势;目前,雪州只有18个席位属于这一类别。

“在第15届全国大选中,国盟在这些议席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在雪州北部和沿海的中心地带,因此,如果国盟在相关议席中赢下绝大多数席位,他们将占据主导地位。”
不过,阿兹米哈山也表示,国盟对于马来选票的完全依赖,很可能最终会导致国盟在雪州落败。
“如果他们想拿下雪州,还是需要非马来选民的支持,但机会很小,非马来选民几乎都会把票投给希盟或国阵候选人。”
他说,选民会根据政党而不是候选人进行投票,若过往的执政记录是一个因素,希盟或国阵将会获得雪州选民支持。
“不过,例如前雪州国阵主席丹斯里诺奥马在丹绒加弄的影响力,以及国盟土团党在淡江州席的候选人拿督斯里阿兹敏阿里,这些人物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马来选民是感性的,所以这些名字可能会成为一个拉动因素。”
马来选民厌倦“基于情感的政治”
玛拉工艺大学(UiTM)媒体与信息战略研究中心的政治分析师诺尼万迪博士说,国盟在雪州获胜的机会将受限,因为选民了解在第15届全国大选后,需要维持稳定和成熟的政治氛围。
“尤其是马来选民,认为州选是让联邦团结政府能取得政治稳定的一种方式,从而使希盟和国阵能够维持或赢得更多马来席位。”
不仅如此,研究还表明,雪州选民基本上对雪州看守大臣拿督斯里阿米鲁丁的表现感到满意。
他还说,很多马来选民对“基于情感的政治”已感到厌倦和质疑,因为这对人民的社会经济稳定没有带来任何好处。
雪州州议会共有56席,需要赢得至少29个席位才能以简单多数执政,赢得三分之二则需要37个席位。
在2018全国大选中,希盟公正党赢得了21个州议席,其次是行动党的16席,以及诚信党8席。
至于土团党,该党在2020年退出希盟,与国阵和伊党结盟之前,赢得了6席,国阵拥有4席,伊党仅获得一席。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