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打看守大臣拿督斯里沙努西在州選前失言冒犯國家元首蘇丹阿都拉陛下及雪州蘇丹沙拉弗丁殿下,結果在煽動法令下被控。
馬來選民極為尊重王室及馬來統治者,此事或對國盟、伊黨及沙努西形象產生影響,有流失中間選民的可能性,包括2022年全國大選轉投國盟的部份巫統黨員,本次州選或有可能迴流巫統。
在伊黨執政的丹州、登州及吉打之中,團結政府陣營(希盟+國陣)已視吉打為較有機會從伊黨手中奪回的州屬,因此早已重軍部署吉打選戰。
但是,國盟尤其伊黨支持者,在沙努西被控上庭之後,戰鬥士氣進一步被扯高,必會加倍努力推動人員助選,意即國陣與希盟仍未真正舖平聯手奪回吉打的征途,相信提名後首個星期,雙方會展開前所未有的激戰,或須在進入第二個星期之後,才可真正窺得兩陣營的優劣勢。
同時得罪元首雪蘇丹
沙努西繼任大臣路堪憂
沙努西表示不認罪,因此沒有被判刑,不會被取消競選資格,還可以上陣州選。
不過,沙努西若要尋求連任大臣,就算伊黨肯推薦他,相信也難以獲得王室點頭,畢竟沙努西不只開罪雪州蘇丹,還有國家元首陛下。
隨著伊黨原在吉打的“王牌”沙努西一夜之間地位受威脅,必定打亂伊黨候選人排陣,或會內定“後備大臣人選”,以確保國盟成功保住州政權後,推薦沙努西繼任大臣萬一受阻時,可有替代方案。
看來,伊黨若得守政權,沙努西仍會是首選大臣,但是蘇丹殿下或會諭令至少呈兩人選以上,最終結果就要看蘇丹殿下的決定了。
早前,吉打蘇丹端姑沙烈胡丁殿下為州議會開幕發表施政卸詞時,已提醒勿過度“搞政治”而影響州與聯邦關係,提醒政治人物勿因敏感問題,破壞各族關係。
如今,沙努西闖下大禍,就算仍有同情票及一班死忠支持者,就算他如今人氣紅不讓,但大臣之位恐怕已生變,政治生涯已在風浪中。
希盟大選丟9席巫統輸光
聯手仍難抗國盟破萬多數票?
先來回顧2022年大選成績,伊黨主導的國盟陣營徹底擊潰宿敵巫統之餘,也讓希盟三黨措手不及丟掉9席,最終僅公正黨守得住雙溪大年國席。
從各聯盟獲得的票數來看,若國盟延續大選勢頭,吉打36個州席中,國盟可橫掃32席,希盟4席,國陣0席。
若綜合國陣與希盟的得票,雙方聯手可贏8席,國盟依然能在28個州席勝出。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去年11月的大選數據,國盟得票超過60%的17個州議席對他們來說相對安全,只需要再贏多2席就可以以簡單大多數執政。
2018年,希盟在吉打橫掃多個國席,15個國席中伊黨(當年以和諧陣線名堂出戰)只贏3席、國陣2席,餘下10都被希盟三黨即公正黨、行動黨和誠信黨瓜分。
到了2022年大選,伊黨突然崛起之勢,直接帶動原在希盟時期屬配角的土團黨候選人戰鬥力。
回顧2018年大選,伊黨獨贏15席,國陣巫統僅守住3席,包括土團黨的希盟在同一旗幟下贏得18席成為掌握最多議席的聯盟贏得吉打政權。
伊黨是在2020年喜來登政變之後,借公正黨2議員、巫統1議員跳槽,加上土團黨3個原任州議員跳槽,國盟才能以21席對壘希盟15席奪下政權。
原任大臣慕克力黯然下臺,沙努西也踏上吉打大臣之路。
今日,吉打36個州席對比2018大選後的版圖,堪稱面目全非;最大黨伊黨15席保持不變,但原本屬希盟陣營的土團黨5州席,2名州議員慕克力和阿米魯丁另成立鬥士黨。
餘下的3名土團黨州議員,加上1名巫統和2名公正黨州議員跳槽土團黨,土團名下已經累積6個州議席。
用“馬來人大團結”猛攻巫統
遇三角戰巫統慘敗伊黨大勝
翻查歷屆大選記錄,一旦出現三角戰,包括2018年和2022年國席選舉,巫統都會受重挫,連續兩屆國席選舉慘敗的巫統,也因此被視為目前吉打最弱政黨。
只是,吉打選民常會做出足讓全國政治觀察員瞠目結舌的決定,尤其2008、2018、2022這三場大選成績,都完全跳脫民調基準,都被全國政治觀察員喻為驚悚之戰。
事實是,巫統草根影響力趨弱,政治動員力式微的過程中,給了宿敵伊黨非常大的擴展空間。
吉打原是伊黨和巫統的主要戰場,選民一直都以巫統VS另一陣營方式,做為估量投票取向的標準。
在巫統對壘另一陣營過程中,若州選民選擇另一陣營,一般上都是伊黨在內的陣營佔優勢。
2008年,伊黨得以借民聯陣營首度執政吉打,但是2013年又被國陣(巫統)重新奪回執政權。
2018年全國大選情況特殊,伊黨雖以“和諧陣線”名堂上戰場,實質是掛月亮黨旗單打獨鬥在三角戰戰巫統和希盟,無伊黨在內的希盟反在不被看好情況下,拿下10國席兼攻下半數(18)州席得以執政吉打,崛起為最大贏家。
2018全國大選成績也預示,獨戰群雄反獨贏15州席的伊黨,已突破州內馬來選民慣以“巫統VS另一陣營”的傳統格局;伊黨不結盟反一黨大勝,確實出乎政治觀察員和民調機構意料之外。
伊黨之所以在不結盟情況下崛起,反貪力道或在其次,真正推動力應該是拜選前一直在醞釀的馬來人大團結議題,以及後續同樣包含馬來人大團結元素的全民共識(Muafakat Nasional)所賜。
在馬來人或穆斯林群體中,這兩個議題催生的是“我們要團結,為何你們(國陣巫統)在抗拒)的高音量、大震波。
無法與宗教種族議題比拼
希盟激不起反貪情緒
伊黨打出的議題不外乎號召馬來人大團結,攻擊巫統抗拒全民共識,突出宗教和種族至上立場,主要攻擊對象是巫統。
至於土團黨則路線糢糊,僅隨伊黨起舞,在吉打屬於配角。
巫統與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和行動黨合作後,能打出的議題是保尊嚴、守民族,求發展。
巫統和土團黨如今相當被動,尤其巫統已失去可發揮的議題,希盟多方兼攻,火力反而沒有伊黨集中,對比之下反貪立場無法與宗教和種族議題比擬,希盟因此無法在鄉區激起反貪情緒。
希盟堅決反貪,對付喜來登政變叛徒,教訓中途奪權的吉打伊黨,同時攻擊巫統、土團黨和伊黨。
伊黨3年前“開工”備戰州選
演唱會摩托集會吸年輕票
國盟掌吉打3年期間,伊黨成功藉助所贏得的15個州議席,以及土團黨的6州席全面部署擴張版圖之計,尤其趁巫統選後潰敗,內部傷口無法癒合期間,搶先策動諸多選戰工作。
這也意味著,國盟在2020年奪下吉打州政權之後,即已開工備戰選舉,尤其伊黨早已牽動遍佈鄉區的草根勢力,持續三年的政治動員,已經滲透15個國會的每一個州選區。
在這期間,伊黨中央明顯以吉打為擴張全國版圖的前線州,主要的全國會議、活動等都安排在吉打,猶如吉打才是伊黨總部。
國盟也藉助大臣和行政議員、州議員服務隊伍,舖排傳統戰略和多媒體攻勢之同時,舉辦諸多親年輕選民的嘉年華、演唱會、摩托車騎士大集會等足可狂吸18歲首投族選票的活動。
吉打看守大臣沙努西也在“馬來人大團結運動”中,首嘗宗教和種族議題的爆發力,進而以民族英雄式的宗教和種族情緒舖排選戰策略。
面對一波又一波宗教和種族議題,加上希盟持續狂轟貪汙濫權問題,原以為多場補選州選皆有突破的巫統,來到2022年全國大選時陷入多重擠壓窘境,最終在吉打潰不成軍,僅剩的華玲和巴東得臘國席也敗給國盟。
希盟+國陣聯手能否取勝
巫統能否阻黨員扯後腿很關鍵
希盟+國陣是一個全新方程式,吉打選民從未遇過如此組合。
從2018年到2022年大選的三角戰,到了2023年州選又恢復一對一格局,而且是無例可循,不可想像,無法摸擬勝負的全新組合,希盟+國陣對抗突然壯大的國盟隊伍,吉打選民又會做出足讓政治觀察員、民調機構等瞠目結舌的抉擇嗎?
這是一個非常弔詭的問題。
吉打國盟主席莫哈末沙努西揚言,吉打36州席有33席已是國盟囊中物,倘敵方再有失誤,國盟大有可能36席全包。
然而,吉打希盟主席馬伕茲反指沙努西過度樂觀,並引數據對比強調只要爭回2022國選流失的6-7%選票,希盟+國陣就可穩住16州席,倘綠潮進一步減緩讓希盟+國陣爭回10%左右選票,即可扳倒國盟拿下吉打執政權。
雙方選前信心喊話屬正常,民間以2022國選開出的各州選區票箱計算,幾可斷定國盟尤其伊黨在吉打已紮根,即使希盟三黨結合國陣巫統票源,也難以抗衡國盟優勢。
新聞線上觀察至今,希盟三黨雖以自信、積極態度,緊密部署反攻國盟之計,但是巫統內部問題截至提名前,似乎仍未全面消弭,唯一可取信於選民的,只是希盟和國陣隊伍確實開始在同一桌面上會商,也都積極為準備投入助選的基層進行心理建設的工作。
根據希盟三黨自估,團結政府成立至今7個月後,全國政治局勢已變化,綠潮因此會被沖淡,或至少不會像2022年那樣驚人,巫統現已是執政黨,或會出現三種情況;部分黨員仍有離心、部分黨員回心轉意、部分黨員選擇棄票。
倘真如此,反投伊黨或土團的巫統黨員選票會減少。
無可否認,非穆選票已是穩住希盟的鐵票,餘下2018年投希盟、2022年流向國盟的馬來票源,要比巫統黨員票更有望迴流希盟,希盟+國陣隊伍唯有希望,2022轉投國盟的巫統黨員票,在這一次州選即使不迴流,至少也要選擇棄投,扯低投票率或可拉高勝算。
即便如此,若以檯面上的數據對比,要說希盟有望扳倒國盟,肯定還是會被人笑話。
但是,2022年國選開戰當兒,要說國盟尤其土團黨會大勝,同樣會被人當成笑話。結果是,吉打選民最終都把笑話當真,都讓笑話變成事實了。
6圖看州選 一次看懂各州選情!
【吉蘭丹】